2019年1月3日,我国自主设计的嫦娥四号探测器,稳稳地降落在冯·卡门撞击坑,中国代表全人类首次揭开了古老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。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专家赞赏道:“从今以后,我们不能再说中国只会跟着美国干了,这件事我们之前也没干过。”
“我们需要做一些‘冒险的事情’,真正去开拓,去创新,开辟新的天地。”叶培建敢于吃螃蟹,在航天系统是出了名的。老跟着外国人后面干有什么意思?在他看来,对于那些应用型卫星,如通信、气象卫星,一定要集中精力保成功。正因为如此,长期以来一直是70%的技术继承现有的,30%是新技术。而对于探索型卫星,必须有更多创新。
中国探月工程立项之初,便定下一条规矩,每一个嫦娥探测器型号,都会同时生产两颗卫星:单数编号的为主星,双数编号的为备份星。如此一来,即便主星发射失败,备份星也能在摸清并解决故障问题后,迅速实施发射。
2004年,我国探月工程一期立项,叶培建担任嫦娥一号卫星的总指挥兼总设计师。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,如何处置备份星嫦娥二号成为一大难题。当时,主要有两种意见:一种意见认为嫦娥一号已取得成功,没必要再花费重金去发射一颗备份星;另一种意见则以孙家栋、叶培建等人为主,力主发射。后来,嫦娥二号成功发射升空,获得分辨率优于10米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、月球物质成分分布图等资料,并最终飞至1亿公里以外,对中国的深空探测能力进行了验证。
思想有多远,才能走多远。有了嫦娥二号“珠玉在前”,当2013年嫦娥三号探测器完成落月任务后,人们对发射嫦娥四号没有什么异议,但在任务内容和规划上,仍存在一定的分歧。当时,很多人认为见好就收,嫦娥四号落在月球正面更为可靠。叶培建则极力主张,要大胆地落到月球背面去。中国的“奔月之梦”,正是在叶培建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,完成了举世瞩目的圆梦之旅,书写出人类探月史上崭新的一页。
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、基于创新、成于实干。一些人曾质疑,为何花这么大的代价和精力,去探索月球以及更深远的宇宙?叶培建认为“人类在地球、太阳系都是很渺小的。不走出去,我们注定难以为继”,并强调“宇宙就像是海洋,我们现在不去探索,将来再想去可能就晚了”。
被授予“人民科学家”国家荣誉称号后,叶培建对于人民有着三层理解:第一,称号是人民赋予的,是人民的科学家,要感谢人民。第二,自己是人民的一份子,哪怕得了荣誉称号,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。第三,要继续为人民服务,为中国建成航天强国多作贡献。